大秀场

晒一晒 图片秀
查看: 15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道教内丹秘本《华阳金仙证论》清.柳华阳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珍藏

[复制链接]

525

主题

1070

帖子

1070

积分

创世尊者

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

UID
1
精华
2
2147407596
贡献
761
银币
50354
在线时间
3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23

在线时间富甲天下论坛创始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0 11:4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仙证论》又称《华阳金仙证论》著名道教内丹秘笈,作者是乾隆时的柳华阳(道号太常)。内容包含内修功夫、丹道性命双修的秘诀,如:炼己凝神、神入气穴、文武火候、周天度数、气通任督、二脉循环、炼丹化气、练气化神、强身健体、养生延寿等。此本为清嘉庆16年(1811年)刊本。
《金仙证论》主要阐述炼精化炁,共分十九,依次为:《序炼丹第一》、《正道浅说第二》、《炼己直论第三》、《小周天药物直论第四》、《小周天鼎器直论第五》、《风火经第六》、《效验说第七》、《总说第八》、《图第九》、《图说第十》、《顾命说第十一》、《风火炼精赋第十二》、《禅机赋第十三》、《妙诀歌第十四》、《论道德冲和第十五》、《二侯次序第十六》、《任督二脉图第十七》、《决疑第十八》、《危险说第十九》(又加《后危险说》)等。此书把水源清浊、药生内景、采药步骤、火候真功、决疑防危等秘诀通盘托出。

柳华阳生于清世宗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洪都(南昌)之鄉人。柳华阳,其自幼聪慧颖悟,勤奋好学,受三教(儒、佛、道)文化熏陶,同时对佛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皖水双莲寺落发出家。其本人因受其师伍守阳(1574~约1644,原名阳,字端阳,自号“冲虚子”,江西南昌县人)的内丹道家思想影响,以僧人的身份研究道家内丹的修炼方法,秉承并丰富和发展了道家的内丹思想,同时成为了道教全真教龙门派第九代传人。后学者把他和伍守阳的丹法合为一派——伍柳派。
柳华阳的内丹思想对中国道家的修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现代养生有着重要的启示。
柳华阳道士的著作有《金仙证论》和《慧命经》等。他的养生思想源自道家的内丹理论。
“内丹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数千年来神仙家汲取道、释、儒医等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的一种融道学的宇宙观、人生哲学、人体观、修持经验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模式,是一项为开发生命潜能和探究心灵奥秘而修炼的人体系统工程。”内丹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内丹理论源自于老子思想。
《金仙证论》是柳华阳的第一部著作,其书主要阐释了道家的小周天之功,即炼精化炁。在书中,柳华阳结合自己练功的亲身体会,并且结合丹道,在书中还绘制了《任督脉图》,为后人的道家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药物、鼎炉、火候是内丹修为的三大因素,缺一即不能成丹。在《金仙证论》中,柳华阳则将元精喻为药物。他指出:“欲望成其道者,先当保其精,精满然后气生,以此生气是名药物。”
柳华阳的养生思想,强调了对生命的自我控制、调节,充分发挥生命管理的主体意识,也就是继承了道家养生代表人物葛洪的“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的思想。这里的“炼己”、“药物”、“鼎”等的观念,正是一种对生命的自我掌控,“我”充分地通过一系列方法对生命现象进行调节和把握。基于此,不论是行为还是心理、环境等,柳华阳对养生“炼己”以及整个生命的修炼作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说是把个体的修炼者从各自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主动对生命进行调节管理的尝试。














本帖的地址:http://www.gudaimiji.com/thread-46833-1-1.html

5000G本古籍古书资料打包提取 https://pan.baidu.com/s/14d--jAK0Sh_npVInyYZxmQ 提取码: mawx


2、梅花易数紫微斗数奇门遁甲易经易学六爻占卜算命看相法术奇门大六壬。

3、风水大师家居风水阴宅风水寻龙点穴阳宅风水风水墓葬建筑风水分金定位风水玄学。

4、中医古籍中医针灸中医穴位中医脉学中医方剂中医医案中药本草中医经方中医秘方。

5、道家珍藏道家功法道家丹道道家法术道家符咒 道家养生道藏双休道家修真道家卜算。

6、古籍藏书古籍医藏古籍儒藏古籍集藏古籍诗藏古籍佛藏古籍子藏古籍史藏古籍道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Copyright © 2001-2012 | 古秘籍网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5016833号-2 ) | GMT+8, 2024-5-31 05: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