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浩若烟海,三坟古书医学肇始,自秦以降,《内经》始作。历史上的中医古籍分类,早期可见西汉刘向父子的《七略》。东汉班固以此为蓝本编撰了《汉书·艺文志》.其中医学著作专门为一类,即《方技略》。方技著作分作四大类:医经、经方、神仙、房中。 现存中医古籍数量非常庞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共收录全国150个图书馆(博物馆)馆藏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医古籍13455种,约占我国全部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其中不乏珍稀版本,包括宋版书16种、元版书43种、明版书1 500余种。现存中医古籍分布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大多数保存于国内各中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图书馆、国内省级以上综合图书馆内。 1958年10月毛主席在给卫生部党组的批示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个中医药宝库,其最重要的载体就是中医药古籍文献。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医古籍整理与文献研究可谓“不绝于缕”。但较重要的、组织较多人才进行此项工作,其基本条件是需要取得官方支持的。而若干名医和著名学者,也发挥了他们的重要作用。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成帝时,命刘向校阅世传各类书籍,撰成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别录》。后由其子刘歆继承遗志编成《七略》,其中的“方技”(医药类)部分,由李柱国负责整理编纂。李氏校阅汉代以前的医经、经方共18家,490卷。《七略》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也是历史上较早的一次文献(包括多种中医典籍)汇集整理。隋文帝时,朝廷组织了一些医学家编纂了一部大型方书——《四海类聚方》,计2600卷,惜已佚失不传。 真正能有效整理、传承于世的古籍编纂、辑选与文献研究有以下几次。公元11世纪的北宋年间,当时光禄卿直秘阁掌禹锡、朝散大夫林亿、右仆射苏颂建议大规模整理、校订宋以前医学典籍,获得朝廷批准,专门成立了校正医书局。由掌禹锡、林亿、高保衡(太子右赞善大夫)主持此项工作。 另一次是清代康熙年间,由陈梦雷、蒋廷锡领衔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全书约1000余万字,520卷,成书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这是现存规模恢弘、有较为完善的编写体例,反映当时时代水平的官修医学类书,内容包括《素问》《灵枢》的原文及选注。其后内容又分若干部分,将清以前历代医学名著的学术临床精粹内涵予以选辑编纂。 还值得一提的是清代乾隆年间一代文学大师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其中的“医家类”共选乾隆以前历代中医名著97种以上,也是以临床医著为主,选辑亦颇精要。 迄于近现代,在上世纪30年代,曹炳章编纂《中国医学大成》(1936~1937年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排印本)。这是一个大部头的医学丛书,曹氏所选为民国以前历代名著(以明、清两代为主,加以点校整理,收书共128种,又以临床医籍为主,并选多种医案著作。值得注意的是,他把少数日本汉方医学家如吉益东洞、井村柿、丹波元简的著作(如《药征》《灵枢识》等书)亦选编于内,反映了中外医学交流的情况。·再者,曹氏所选医籍中,还有若干温热病和一些临床各科病证的专著。总之,《中国医学大成》所选古医籍,卷数较少者占绝大多数。 此外,曹炳章还编写了一部《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1936年上海大东书局出版。 小编语 本周点滴拍卖周日开拍:点滴第240届'诫语斋藏中医古籍'专场拍卖 有多套医方、伤寒金匮、外科、综合性医学著作。 LOT17临床!清光绪二十年著易堂刻本《名医类案》1夹12册12卷全、竹纸、手书上版、我国第一部以疾病种类编纂的大型医案专著、品可! LOT18药物学及临床应用!清咸丰八年日升山房刻本《本经疏证 十二卷 续疏 六卷 附序疏要 八卷》12册全、竹纸、重在讨论本草药性及其在古方中的运用、品可! LOT19综合性中医理论著作!清光绪十六年浙江书局刻本《黄帝内经灵枢》8册9卷全、竹纸、为《灵枢》一书的重要版本、品佳! LOT20内难经类!清嘉庆十年艺林堂刻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编》1夹16册全、竹纸、版画、多偏于阴阳五行之说、品佳! LOT21医书大合辑!清道光二十四年古香楼刻本《沈氏尊生书》1夹28册全、竹纸、系沈金鳌20年心血的结晶、品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