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场

晒一晒 图片秀
查看: 9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秘!藏在故宫里的中医书有哪些?

[复制链接]

525

主题

1070

帖子

1070

积分

创世尊者

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Rank: 90

UID
1
精华
2
2147407596
贡献
761
银币
50354
在线时间
3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23

在线时间富甲天下论坛创始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14:1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宫博物院的藏书,历来为海内外学者所瞩目,其中大量的抄本、孤本、善本,尤为世间罕有,难得一见。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让学术界共享这一宝贵的史料资源,国家新闻出版署将《故宫藏珍本图书丛刊》的出版列为《1996~2000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这一浩大工程涉及到经、史、子、集的几十个门类,数千种书籍,二万余卷,计划编印成16开本350余册书。医书被列为首批出版规划,根据“罕见、实用”的总原则,从中精选出62种,共计600余万字,分作12册装订。62种医书中,有10种为清宫内府抄本,6种为海内外孤本,绝大多数是百余年来从未出版或在社会上绝版多年的善本医书。笔者有幸忝列其间,率先目睹了故宫博物院的全部珍藏医籍,现择其一二,略作介绍,以飨同道。

《太医院药方》

乾隆年间内府精抄本,共4卷201页,约8万字。抄写者未署名。

此书主要介绍太医院成药的配料和制作方法。按病证分为风痰11方、痰嗽26方、伤寒23方、疮科41方、妇科31方、小儿42方、补益76方、泻利6方、咽喉口齿12方、气滞26方、痰症1方、杂证39方等,共16门417方。

从各门类成药的数目来看,补益类药方最多。宫廷注重补益养生以求健康长寿,这是不言而喻的。大凡八珍、归脾、斑龙、还少、全鹿、人参养荣、补中益气、五子衍宗、健步虎潜、长寿广嗣、大补阴丸等,书中皆备;而延年涌泉膏、千金封脐膏、毓麟固本膏这些外贴的膏药,也占一定比重。康熙年间由耄耋之臣廷献的著名长寿药方“萃仙丸”,书中有载,但据说被乾隆皇帝最为欣赏的“龟龄集”和“龟龄酒”却未见踪影,或许因制作复杂,专门由北京同仁堂供给,亦未可知。

儿科、妇科病在宫廷也受到高度重视。儿科方大多为补脾化积之类,如肥儿丸、启脾丸、五疳丸等。妇科门则安胎之方最多,占全部妇产科方的一半,既有内服的“催生兔脑丸”,又有外贴的“千金保胎膏”等。脾胃病专辟一门,收37个成药方,枳术丸一类消导方多达20余首。药方中很少用峻猛药物,常见的只有大黄一味,但多数经过精工炮制。

如:妇科第一方“回生丹”,主药为大黄,先以醋泡,再加苏木、红花、炒黄柏、黑豆煎汁熬膏,调入27味理气活血、化湿消瘀药为丸,疏畅血行,攻邪而不伤正。治燥火的“清麟丸”用一味生大黄,经过14次蒸制,攻下之性锐减而清气泻热、消痰降火作用倍增。

值得注意的是:药方中治外感病只分伤寒、暑湿、燥火三门,温病学说似乎尚未传入宫中,但从“清瘟解毒丸”的组成来看,太医院已掌握了治温病初起的基本法则。此方即“九味羌活汤”合“柴葛解肌汤”去苍术、细辛、石膏、姜、枣,加银花、连翘、竹叶、元参、花粉、山豆根,其疗效应当不会输于吴瑭的银翘散之类。

总之,太医院成药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宫廷中患病、治疗和保健的情况,这些成药方大部分出自历代屡用不爽的名方,在加工制作时,太医们融入了不少独到的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

《增订马经》

清廷内府精抄本,抄写年代及抄写人不详。共28卷614页,约25万字。

卷首有“凡例”一篇,介绍此书的由来:“明宪宗时,禁中刻《马经全书》十卷,嘉靖时,复加补葺,命俞彦所刻坊本是也。其余相法医方,颇为明备,今因是书稍复推广,并列具类为五,以便览观”。“但《马经》以详医疗,而于相马、养马略焉未尽,今杂捃他帙,更为增订,以成全书”。“《马经》之外言医疗者有《安骥集》8卷,《元亨疗马集》八卷,所载病源医方殊伙,惜文辞鄙俚,印板模糊,检阅之下,未爽心目,今芟其方之重复者,达其文理之不贯者,悉取补入,合为一书。至于图象,取其易明,歌诀便于成诵,则倶仍旧附见,不复以意增损。”

在28卷正文中,有考证2卷,马政3卷,相马1卷,牧养1卷,医疗21卷。

前7卷详细考证了古代良马的名称、产地、牧养,一一列举了从周代到明朝的历朝马政,大量记载了古代各种相马经、相马图、相马歌诀。

在医疗的21卷中,包括基本理论和内、外、五官各科治法。仅脏腑理论即有“王良天地五脏论”等4家,诊断学有“师皇问对脉色论”、“察色歌并图”、“论脉歌”等,综合性论著有所谓“黄帝八十一问”、“造父八十一难经”,论病症有“天王七十二大病形候”、“十八大病论”、“五劳七伤论”、“三喉论”、“骨眼论”、“点痛论”、“疮黄歌”、“五疔十毒歌”等,介绍了近百种马病。

治疗方法主要是针灸和药物。最后一卷,论药物的君臣佐使,引经泻火,反畏禁忌,内容十分全面。如记载“七十二大症”的肾虚症:“肾虚者,皆因伤劳过度,喂少骑多,伤于五脏,传入肾经,肾受其邪,外传腰胯也。形状:四肢浮肿,后脚难移,精神短慢,耳搭头低。脉色:双凫沉细,口色青黄。治法:火针百会穴、巴山穴,荜澄茄散治之。”并详细注明了荜澄茄散的煎服法、调理方法和戒忌。

这是一部集古代相马、马政和马病治疗经验之大成的巨著,它的首次出版,将为中兽医学的研宄提供一批珍贵的资料。

《三合集》

明代张继科著,康熙三十八年江宁刻本,为国内孤本,《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未载。全书共208页,约8万字。

此书分上下2卷,记载病案61则,医论11则,卷前有序言2篇,序一为江宁汪琦所撰。作者在序二中说道:“余于万历戊戌,幸收无何,授兴安守。己亥春抵任,始知潇湘之源,发于海阳,在邑之南……于两粵十有四稔,一时相知持脉索方,日不暇给。余诊视不惮琐屑,娓娓笔之,必以脉合证、证合药、药合脉,何不名“三合”以广其传?”

书中所治病例有疟痢、血证、风痰、血枯、反胃、噎膈、郁证、蛊病等,理论取法于《内经》,治法则用仲景、东垣、丹溪等,每案均议病、议脉、议药,言简意赅而又切中肯綮。

在“医论”部分,篇幅最大的是“岚瘴解”。作者提出以伤寒六经理论辨治山岚瘴气所致的外感病,以为“仲景始用麻黄桂枝,岭表瘴暖,不可拘方”,当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以代之。并介绍:“土人每遇表热恶寒,或山林溪涧为射工所伤,不服药,只刮痧。即热水浴过,生姜擦,后麻括,仍沾温水,以肤内有红点出为愈。”六经病证的其他治法,多效法陶华,唯阳明入腑,用“熊胆解毒丸”(熊胆、麝香、人中黄),颇有新意。在“医论”中,作者还论述了“内伤五似”,“吐法宜慎”,“因地制宜”等问题。最后,就当地食槟榔的习惯发表了己见。

这是一本实用价值颇高的医案医论集。

《名医指掌》

清代刘泽芳编撰,顺治十四年刻本,为国内孤本,《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未载。全书共410页,约18万字。

此书不分卷次,按部类编排。书前有“叙”1篇,“凡例”6则。

作者“叙”云:“曩余居都门,苦无医。病时,自考《难》、《素》,而以五行乘制之法疗之,无弗验。己而家人病,疗亦辄效。久而方成帙,又藏古方数帙,不遇明理者商订,遂蠹笥中”。“后商之程子(程郭倩),俾为厘定,程子复大惬,曰:洵亟匮秘文也。微加点次,靡不与余意相发明,盖能探五行之蕴,自不觉水乳之合,因授先生,其复审详参,付之剞劂,命曰分法类编”。

“凡例”论述将疾病按五行五脏分类的道理。

正文内容分10大部类,即脉诀部、药性部、金部、木部、水部、火部、土部、婴部、伤寒部、形疡部,其核心部分是内科疾病。作者将40余种内科病按五脏病机分类,归属于五行之下,如“水部”之下,分补养门、延嗣门、遗精门、淋浊门、肾痿门、腰痛门、疝气门;“金部”之下,分痰饮门、吐衄门、下血门、咳嗽门、哮喘门,等等。此种分法,承继了刘河间病机学说,治病求本,颇为醒目。

以病证带方,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全书近千首方剂,一部分来源于古代名医,如李杲、王肯堂等;一部分来源于明朝内府禁方,如补养门中的药酒;另一部分来自民间的单验方。如:用一味紫背浮萍治诸风,名“梵碑丸”。

书中记载道:“宋时东京开河,渥得石碑梵书,诗云:‘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人间不在岸,始风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飘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选甚瘫风典大风,些小微风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铁镤头上也出汗。’——此江宁道士秘授。”对这类单方,作者每每记述详细,并时常附以本人治验体会。

作者刘泽芳,无考。序言中提到:初稿交程郊倩详为审参,而后出版,命名为《名医指掌·分法类编》。书中“水部”卷首标有:新安东峰郊倩程应旄类编。考程郊倩为清代著名伤寒家,清史有传,但不见编此书的记载。

此书作者的文学素养较高,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对疾病的介绍,每要言不繁;对方药的选择,或出自前朝轶闻,或得自民间经验,皆有根有据,可参可法。

本帖的地址:http://www.gudaimiji.com/thread-46845-1-1.html

5000G本古籍古书资料打包提取 https://pan.baidu.com/s/14d--jAK0Sh_npVInyYZxmQ 提取码: mawx


2、梅花易数紫微斗数奇门遁甲易经易学六爻占卜算命看相法术奇门大六壬。

3、风水大师家居风水阴宅风水寻龙点穴阳宅风水风水墓葬建筑风水分金定位风水玄学。

4、中医古籍中医针灸中医穴位中医脉学中医方剂中医医案中药本草中医经方中医秘方。

5、道家珍藏道家功法道家丹道道家法术道家符咒 道家养生道藏双休道家修真道家卜算。

6、古籍藏书古籍医藏古籍儒藏古籍集藏古籍诗藏古籍佛藏古籍子藏古籍史藏古籍道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Copyright © 2001-2012 | 古秘籍网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5016833号-2 ) | GMT+8, 2024-4-20 23:06

返回顶部